关于何东老师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发稿时间:2025-09-10浏览次数:10

工程科学学院何东老师202575-712日参加第35届国际激波会议,将在校内作相关分享报告。


报告时间:2025915日星期一下午15:3016:00

报告地点:西区力五楼605会议室

报告题目:On the extremely fast vibrational energy relaxation between CO and H2O: an experimental study


报告人简介:何东,男,工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特任副研究员。20102017年在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172021年在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182019年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联培学习,20217月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主要从事高超声速高温气体热化学非平衡特性的理论与光谱测量研究,研发出多套化学激波管系统和TDLAS测试平台,在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Combustion and Flame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专业领域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审稿人,担任《气体物理》第一届青年编委,获得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基金项目的资助。


摘要:高超声速科技是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测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高温气体的热化学非平衡效应会明显影响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激波形状、分离区形态和气动力热分布等。非平衡流动也是美国国家高超声速基础研究计划列举的六大科学问题之一。激波管和激波风洞是研究高温气体非平衡效应的重要设备。相关研究表明:H2O会明显加速高温气体的振动弛豫过程;而设备和来流中H2O等污染介质是造成热非平衡效应测量结果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本文结合化学激波管和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进行激波波后高温气体热非平衡过程转振温度演化规律的定量测量研究,定量获得并揭示H2O与高焓流场工作介质之间的振动能传递模式和速率,并基于测量数据完善非平衡理论模型,为解析基于大型风洞的非平衡测量数据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