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稿时间:2023-08-01浏览次数:10

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中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

2023年2月,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基础研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与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和厚度,在实现科技现代化中具有战略性作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国家创新体系。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国家队”,应该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自建校之日起,就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党和国家培养尖端科技人才,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三次到学校考察,肯定中国科大“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勉励学校“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对中国科大是莫大的鼓舞,激励着全校师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国内重大需求,执着攻关创新,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狠下功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加强基础研究,把源头和底层问题搞清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当前,科技发展进入到以覆盖从基础研究到问题解决的长链条、依赖多种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多主体合作并且紧密联系等为特征的融合科学阶段,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边界日趋模糊,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新的基础科学前沿往往诞生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只有加强基础研究,把源头和底层问题搞清楚,才能更好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促进交叉融合创新成果的产生。

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在这里,几代中国科大人从零起步,聚力传承,高擎“神奇之光”,努力实现大国崛起的“光源梦”。图为中国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光源储存环大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加强基础研究,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需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科技创新进行保障,需要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发力点,是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支撑。基础研究不能局限于实验室,必须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效。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产生巨大突破的基础之上的。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将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才能真正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加强基础研究,更好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新趋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当前,我国的知识创新活动已经从模仿和跟踪向自主创新过渡,在部分领域开始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然而,我国很多领域的科技创新中仍存在着原创性和引领性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然要求加快实施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促进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突破。

基础研究创新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了由量向质、从点到系统的全方位飞跃,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进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

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实现多学科、宽领域有机融合。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工作。从1978年在部分高校试点“少年班”,到近年来深入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都是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有力推进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点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的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累计吸引3万多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梯队网络”。中国科大在国内首创“少年班”,选择具有从事科研潜力的苗子,努力培养一支“少而精的基础科学工作队伍”。学校始终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成立针对国家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科教融合学院,深入推动“科”和“教”的合作交流,实现科教相长,赢得“千生一院士、八百硕博生”的美誉,“两段式(通识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2+X培养)、三结合(科教结合、理实结合、所系结合)、长周期(本硕博一体化)、个性化(100%自主选择专业)、国际化”被证明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高质量基础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自2012年至今年均增长近15%,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连续4年保持在6%以上水平,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质量基础研究不断产出,引用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世界热点论文占全球总量的41.7%,高被引论文占27.3%。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类脑芯片、纳米材料等基础前沿方向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远距离传输新纪录,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天问一号”成功落火,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建设并迅速实现产业化转换,我国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问鼎世界超算冠军……基础研究“沿途下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从中国科大语音实验室诞生的科大讯飞,已发展成为国际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头羊之一。校企共同依托建立的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正为以认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兴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创新源动力。

图为“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图片拍摄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绿色为卫星运行轨迹,红线为地面发出的信标光。“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是我国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先导科技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共同研制完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有组织科研有效满足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等重点任务。2020年,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发布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新形势下加强基础研究若干重点举措等规章制度,从优化基础研究总体布局、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项目管理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创新环境、完善支持机制等方面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工作。中国科大自建校之日起,就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精神,坚守“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始终将“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形成了以原始创新催生重大战略性技术、培育新兴科技产业的科技创新链条。从“两弹一星”工程到参与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从立项建设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到建设第四代合肥先进光源,中国科大不断加强在前沿性、基础性研究领域的前瞻布局,始终践行“把红旗插上科学高峰”的誓言使命。

充分发挥高校在加强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主力军作用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等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

建设基于学科交叉发展趋势的基础研究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这要求我们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要根据国家规划部署和战略需要,追踪国际科技前沿,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加强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主力军作用。中国科大在建设和发展中始终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着力构建“基础学科率先一流,新工科、新医学跨越式发展”的特色学科体系。学校全方位支持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主持和参与建设合肥先进光源、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国家基础研究重大创新打破硬件围堵提供平台支撑。

发展基于科教融合要求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这要求我们把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放在基础研究人才的支持培养上,遵循基础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推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关口前移”,构建基础研究人才长周期培养机制,为他们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和保障。中国科大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聚焦国家急需领域,相继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碳中和研究院等,推动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碳中和等方向人才培养创新,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谋划推进科教融合,大力培养高层次紧缺人才。为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学校探索实施长周期柔性考核机制,以“阶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出台系列支持举措积极鼓励青年人才“揭榜挂帅”,挑战前沿科学领域、冲击顶尖科学问题。

保障基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研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校园文化和学术环境。中国科大统筹开展兴趣导向的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超前一步、做好规划,不断提升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学校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合肥同步辐射光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亮相“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红色大学,中国科大始终强调科技工作者应当胸怀祖国、服务人民,通过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大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全校师生心怀“国之大者”,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再立新功。

来源:《求是》20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