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度“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申报的通知

发稿时间:2023-11-27浏览次数:10

各有关单位:

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在促进学校科大新医学的发展,推动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管理办法》(校科字〔2021159号),2023年度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按照突出临床导向,临床有需求、校院有优势的原则,完善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强化科学问题凝练与项目选题机制。通过加强有组织科研,更好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领域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突破关键科学技术瓶颈,初步形成基础-转化-临床有效衔接的创新生态,取得独具科大新医学特色的成果。本年度科大新医学联合基金分为重要方向项目和培育项目,现将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科学目标

重要方向项目面向校本部、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鼓励校院所建立联合攻关团队,从而重点突破一批防治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创新产品,完善重大疾病诊疗规范,有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培养相关人才队伍。

培育项目面向校本部和附属第一医院,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协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青年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探索围绕理工医交叉创新的新思路。

二、重要方向项目指南发布

重要方向项目经前期指南建议征集、专家评审和凝练,分为两大方向七个领域,发布如下:

A. 临床诊疗方向

(一)免疫疾病和免疫治疗领域

针对免疫治疗策略应用与疾病防治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血液疾病的免疫治疗及机制研究(例如:血液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及机制研究(例如:炎症性肠病、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机制研究及临床转化应用(例如:肝癌或转移癌等)等。探寻基于免疫应答和免疫微环境的个体化诊疗新策略,为重大疾病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二)恶性肿瘤疾病的筛查,诊断和个体化治疗领域

针对恶性肿瘤疾病的精准筛查、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影像学、血液诊断标志物、自身抗体谱和免疫组化表达等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例如:乳腺癌、肝胆胰恶性肿瘤、肺癌等),恶性肿瘤联合治疗方案的筛选和疗效差异的机制研究(例如:肝癌、卵巢癌等)等。建立恶性肿瘤治疗新技术和综合治疗新策略,为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三)脑功能和脑疾病诊治领域

针对我国神经精神疾病高发现状,面向脑科学研究前沿,重点围绕:脑病肠治在肠源性帕金森病中的机制研究,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策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诱导的脑损伤的神经机制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精准诊断体系建立等。为重大脑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与方法。

(四)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预防领域

针对我国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预防的迫切需求,重点围绕:合成生物学策略在耐药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等病源微生物的预防与干预治疗等。为传染病防治提供新的诊疗策略。

B. 前沿交叉方向

(五)化学和创新药物研制领域

针对人类疾病谱不断演变对创新药物和生物治疗新技术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新型靶点验证及靶向干预等。为提升肿瘤临床治疗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六)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研发领域

针对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发展面临的问题,重点围绕:面向实时原位三维病理学成像的扫描斜光片荧光显微宫腔镜,面向食管病变早期筛查的荧光-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双模态全三维系留式胶囊内窥镜,高生物相容性细胞封装材料和多功能集成细胞封装器件研发,抗多重耐药菌和生物膜感染的气体递质高分子,调控动态炎症微环境的冠状动脉支架涂层等。有效支撑生命健康领域对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研发发展的需求。

(七)有医学应用前景的新技术领域

针对我国创新型医学医疗体系建设对多学科技术集成的重大需求,重点围绕:新型基因编辑递送技术及全基因组脱靶检测技术的开发,单细菌代谢检测新技术,无创无源电子皮肤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例如: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具有空间信息维度的单细胞多维组学技术开发和应用,自动化胰岛素输注系统的开发和验证,多模态冠脉微循环障碍疾病智能诊断及预后分析,恶性肿瘤发生及治疗耐药性机制的肿瘤类器官模型研究,面向高精度超声引导乳腺穿刺活检的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等。为新型诊疗技术开发及器械研制提供支撑。

三、资助计划

重要方向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计划资助原则上不超过20项,平均资助额度原则上为100-120万元/项。项目实施一年半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资助。

培育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2年,资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20万元/项。

四、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报要求和资格

重要方向项目:须依照发布的指南进行申报。具有承担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课题)或其他基础研究经历的科学技术人员均可提出申请,鼓励校本部、附属第一医院、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联合申报。选择临床诊疗方向要求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项目课题组成员有一定合作基础,团队成员中必须同时有校本部和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选择前沿交叉方向鼓励基础与临床联合组建团队申报。

培育项目:自由选题申报。项目负责人年龄原则上应为38周岁以下(198511日以后出生)且无在研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鼓励校本部和附属第一医院双方联合申报。

(二)限项申报规定

1.申报人同年只能申报(包括负责和参与)1项。

2.项目负责人同期只能牵头负责1个项目,负责与参加合计不得超过2项。

3.未结题项目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本年度结题不计入)。

4.培育项目不重复支持。

(三)项目的科技伦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若涉及生命科学伦理问题,需提供相应的伦理委员会出具的审批件作为材料附件(可确定拟资助后提交)。所有单位和项目参与人须遵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相关法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相关规定。

(四)项目获资助后要求和保障

获资助的项目负责人须参加新医学联合基金年度学术交流活动。获得重要方向资助的项目负责人,自动遴选为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安徽临床研究医院)项目研究员,鼓励积极参与临床研究医院的学术交流活动。临床研究医院将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应用与转化提供相应的支持保障。

五、申报程序

(一)请各单位积极组织项目申报,申报人按照要求认真填写对应申请书(见附件12)。

(二)重要方向项目将组织相关领域校内外专家进行会议评审,项目评审安排另行通知;培育项目评审为专家函评。

(三)申请书中应由项目负责人、参与人本人签名及所在单位签章。项目申请书纸质件1份提交至东校区教学行政楼201,申请书电子件发送至gyppyg@ustc.edu.cn。各申报单位统一报送项目申报纸质和电子材料。

联系人:高云佩, 63606473

项目申报受理截止时间为2023128日。

 

生命科学与医学建设办公室

202311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