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闻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2012年度工作会顺利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18 浏览次数:14

  

  6月6日,学校组织召开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以下简称量子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2012年度工作会。应邀出席会议的有量子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量子卫星工程副总指挥、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龚建村副主任以及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孟新副主任,中科院高技术局光电空间处叶海华主管等领导和专家。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副总指挥)、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及我校科技处罗喜胜处长、各参研单位主要人员参加了会议。年度工作会由科学应用系统常务副总指挥、我校副校长朱长飞主持。  

  

  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我校校长侯建国院士首先代表学校向来校指导工作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学校一直鼓励教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自由探索,近年来重要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近期发布的《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中,我校2011年的自然出版指数位居中国高校榜首,是进入全球前一百名的仅有的2所中国高校之一。学校同时重视工程技术的发展,多年来牵头承担或参与承担了一批大科学工程的建设任务,成为参与建设任务最多的高校,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量子卫星工程是科学前沿与先进技术紧密结合的工程,中国科大作为科学应用系统承研单位,将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建设相关积累的基础上,提供一切必要的保障,设计好、研制好、建设好和运行好该系统,为量子卫星工程科学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会上,科学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彭承志研究员,副总设计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姜晓军研究员分别汇报了相关工作,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目标和研制计划流程,并明确了重要时间节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围绕科学应用系统2012年度目标和要求,针对计划安排、组织管理及工程研制等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中科院高技术局光电空间处叶海华主管传达了高技术局领导的要求。叶海华说,中科院希望科学应用系统抓紧开展后续工作,保证全年工作进度。为确保量子卫星工程科学目标的实现,工程的管理除借鉴现有成熟的航天管理模式和经验外,还可创新有利于推进工作和实现科学目标的管理机制体制,探索建立适合科学实验卫星的管理模式。

  量子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副主任指出,科学应用系统特点鲜明、任务突出、意义重大,研制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针对研制工作,龚建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要保进度——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制定出详实的计划流程,抓好督促落实,保证研制进度。二要保质量——学校应尽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工程总体的质量要求,抓好科学应用系统的质量工作。三要抓好协调——学校应发挥牵头单位的作用,与其他参研单位充分沟通,做好协调工作。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

  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肯定了科学应用系统的工作安排。潘建伟指出,世界各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竞争呈现了日益激烈的态势。因此,保进度、保质量对于完成量子卫星工程的科学目标,对于保持在量子通信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他建议建立由航天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库,组织稳定的专家队伍对科学应用系统的工作予以把关。

  侯建国校长强调指出,量子卫星工程科学目标明确、科学意义重大、技术指标先进,为我国科学家在空地间开展量子科学实验提供了重大机遇,因此备受科学界关注。今后,保障科学应用系统的建设将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侯建国强调,学校要按照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建议加快探索建立工程计划进度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抓好与其他参研单位的协同与创新,保证计划进度,保证工程质量,确保2012年度目标的实现。

  最后,朱长飞副校长就具体工作进行了布置。  

  2011年,围绕我校潘建伟院士提出的科学目标,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支持启动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潘建伟院士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我校是量子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研制、建设与运行等相关工作的负责单位,并承担量子卫星工程卫星系统2个分系统的研制。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