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研究和人才工作的最新部署,高效推进我校人才类项目申报提质增量,11月11日下午,我校“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申报工作会”在东区水上报告厅召开。全校300余位科研人员参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傅尧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地球化学资深专家黄方教授和新晋青年项目(A类)负责人蔡辉山教授受邀作主题报告。


傅尧指出,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大力推进人才资助体系升级计划,推出多项前瞻性改革举措,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了更广阔的成长平台。高质量人才队伍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力量,学校持续优化校内自主部署项目体系,构建全阶段人才培育链条,为科研人员提供稳定支持。他鼓励科研人员把握时代机遇,尽早谋划人才项目申报工作,认真总结学术成果、坚持虚心求教,不断提升能力和水平。
黄方指出,“水平、成果、影响、贡献”是人才评价的四要素,科研人员要以长期视角塑造个人学术品牌,在开展高质量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依托高端学术平台开展实质性合作交流。他还结合自身申报及评审经历,深入剖析了人才项目申报的核心要点,特别提醒申请人重点关注研究成果的清晰表述、研究基础的总结呈现以及学术声誉的长期积累,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兼具高度与实操性的指导。
蔡辉山围绕“人才项目申报经验”展开分享。他结合本年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的申报实践,从“前期积淀、方向凝练、材料打磨、答辩准备”四个维度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他建议大家提前规划筹备,积极主动请教,精细打磨申报材料。他的分享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提振了参会人员的信心。
科研部副部长沈玮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才体系与最新的人才政策,详细解读了国家基金几类人才项目的定位和要求,分析了近年全国及我校人才项目申报获批情况。沈玮还介绍了学校在支持人才发展方面的组织举措,并表示科研部将在项目申报的全流程尽心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与保障工作。
动员会最后环节,专家和参会人员围绕申报准备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交流。
(科研部)